1.床土消毒。為防止土壤帶菌傳病,床土應選擇5年內未種過同科蔬菜的大田壤土,忌用菜園土。與之混配的有機肥一定要經過高溫發酵處理,充分腐熟。床土配好后要進行消毒處理,常用的方法有兩種:一是按1公斤福爾馬林對水100公斤噴灑1立方米床土,塑料膜蓋嚴密閉45天后,耙松放氣,讓藥充分揮發,兩周后使用;二是下鋪上蓋藥土。用70%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~10克與10~15公斤的細床土拌勻,將2/3的藥土撒在床面上,播種后用另外的1/3作蓋土。
2.加溫。不同的加溫形式影響蔬菜幼苗的生長和發育。常見的火爐、火墻育苗形式,雖然提高了溫室的氣溫,但對地溫的提高效果不明顯,表現“頭熱腳涼”現象。由于土溫較低,根系生長發育速度慢,易出現老化苗、小老苗,表現生長緩慢,苗齡延長。而采取電熱溫床、地熱,并結合小拱棚育苗,既可提高地溫,又能保證氣溫,可顯著改善幼苗生長發育條件,能源消耗較少,降低生產成本。
3.水分管理。溫室內水分散失慢,空氣濕度大,易造成低溫高濕類型的病害發生嚴重。因此,冬季育苗應注意水分管理,采取見干見濕、冷尾暖頭澆水、上午澆水、小水少次的方法,不明顯降低氣溫和土溫。土壤水分的干濕交替,既有利于地上莖葉生長,又能促進新根發生。
4.光照管理。冬季連續的降雪或陰天,通常為保溫而采取的不揭草苫、不見光的做法是錯誤的。蔬菜幼苗長期處于低溫弱光(或無光)狀態,植株營養狀況迅速下降、抗性下降、早衰老化、花芽分化不良,嚴重影響蔬菜植株中后期長勢和產量。連陰天應采取晚揭早蓋、半見光以及適時傍晚補光等方式進行管理,增加植株光合作用時間,改善幼苗營養狀況,提高蔬菜幼苗質量。
5.及時松土。松土可防止土壤板結,提高育苗床的地溫。將表土鋤松,破土深度以不傷根為原則。松土可在幼苗出齊后、2片子葉展平和2片真葉時各進行1次。
6.注意防凍。喜溫蔬菜在苗期易受凍害,尤其在煉苗期間稍有疏忽,遇上寒流突然襲擊,會將幼苗凍壞。要及時收聽天氣預報,遇到寒流要加強保溫。發現凍害后要適當遮陰,使溫度緩慢上升,并噴葉面肥緩解凍害。
|